摘要:9月5日,中國青年網(wǎng)報道,2016年9月4日下午,合肥城隍廟思惠樓遭破壞,彩筆亂涂亂畫面目全非。
印象慶陽網(wǎng)訊 9月5日,中國青年網(wǎng)報道,2016年9月4日下午,合肥城隍廟思惠樓遭破壞,彩筆亂涂亂畫面目全非。
旅游的發(fā)展是一面鏡子,展現(xiàn)的是一國一地獨特的人文、自然、歷史、風情文化。但是,在人們?nèi)绯眳R入旅游大軍時,個別游客的行為在其中增添了不和諧的音符。他們在文物古跡上亂涂、亂畫、亂刻等不文明的旅游行為,給許多存世至今的歷史文化物質遺產(chǎn)造成了重大損失,這在各類新聞報道中屢見不鮮。
201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委常委班子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談到雷峰塔的倒掉“就是因為去撿磚的人多啊,今天你拿一塊,明天他拿一塊,最后塔就轟然倒掉了。”當然,總書記談的的干部作風問題,我們這里借用來談論旅游中游客的國民素質和相關的制度措施建設問題,一點一滴的刻畫行為,都可能會給歷史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損壞,都可概括為“雷峰塔的倒掉”現(xiàn)象。
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往往是一個國家和民族歷史文化的承載體,一些游客的刻畫行為造成了該文物古跡永久性的人為損壞,其損失是屬于整個社會和國家、民族的。對于這些現(xiàn)象,人們多從道德上予以譴責,將這些行為歸咎于個人素質的欠缺。從公共管理的角度,更應注重進行規(guī)范文明旅游的制度抓手建設,通過實實在在的舉措,制止類似現(xiàn)象,鞏固全民旅游的精神之“塔”,以此提高整體國民素質,保護文物古跡。
在旅游中加強對物質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是公共管理部門一項急迫的任務,需要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一是旅游、文物管理保護部門要緊密配合、加強監(jiān)管,增強對破壞文物古跡、歷史遺產(chǎn)的處罰力度,明確相關旅行社的連帶責任,逗硬措施,處罰不能隔靴搔癢,才能達到震懾效果。二是進一步完善歷史文物古跡保護的基礎設施建設,讓文物有保護設施,讓提醒、警示標志鮮明易見。三是加強學校教育,把愛護、保護物質文化遺產(chǎn),從學生抓起,通過“大手牽小手”,讓孩子影響和教育父母。四是加強全社會的宣傳,增強人們愛護和保護文物古跡的意識。五是繼續(xù)完善和加強立法、執(zhí)法,完善和落實文物古跡保護的法律保護措施。
編輯/張治賢